后来经过简单的审理,少年毕竟年轻,被恩威并施后,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本名是叫王之明,是穆虎让他冒充太子,以便于寻求富贵的。
只是这个证据确凿的审问结果,却不为江南士绅和南京百姓所认可,认为是朝廷在搞冤假错案。
朱由崧无奈之下,只能下令将穆虎和假太子王之明先给软禁起来。
但是江南百姓已经对朱由崧的合法地位产生了深深的质疑。
朱由崧这边则是刚按下葫芦起了瓢,很快就有第三个案件爆---童妃案。
这个案件简直把污蔑和造谣进行到了极致,具体经过就是有个姓童的女子,自称是朱由崧的妃子,朱由崧一看就傻眼了:
“老子都不认识你!”
当即命有司将该女子下狱审问,调查该女子背后的动机和始作俑者。
按道理来说朱由崧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,审问的结果也是很快就出来了,所谓的“童妃”对于福藩旧事说的是“驴唇不对马嘴”,根本经不起推敲出来。
还说朱由崧“有东、西二宫,还有几个儿子先后夭折,估计是坏事做尽得到的报应。”
这种说法很明显更符合东林大佬的胃口。
朱由崧气急败坏大声地质问道:
“朕昔日为藩王,所有的世子妃俱要崇祯皇帝和先王认定,自己都无法做主,迎娶的侍妾也必须向宗人府备案,朕那个时候何来会有东西二宫?又何来一个姓童的妃子?说,你是何人,为何要污蔑朕?”
“童妃”没有丝毫的大家风范,反而是当众撒泼大哭道:
“当初你逃命的时候跟俺说的,俺也不知道真假,一日春宵难道就不能算恩情了吗?”
童氏突然又改变了自己说法,只是朱由崧看到容貌丑陋的童氏,差点没有把隔夜饭给吐出来,气的直接甩袖而出。
跟那种女人没有什么好说的,只会惹来一身骚。
朱由崧的所作所为,在某些有心人的眼中,却是极度的不负责任。
以至于朝廷内外,主要有两种说法,以钱谦益、高弘图为的大臣,认为朱由崧在逃亡的路上,应该与童氏有过露水情缘,否则人家不会把王府的事情说的那么详细的(至于真假那就无法确定了),朱由崧的不愿相认,简直就是当世陈世美,始乱终弃,道德品质败坏。
很明显这种观点是从人身角度进行攻击;
而作为复社的中青代干将黄宗羲、金堡等,则是直接怀疑朱由崧的身份,甚至认为真正的朱由崧早已经在洛阳死难,现在的朱由崧是马士英自己找出来的一个傀儡,目的就是为了操控朝政,充满了深深的阴谋论调。
两个派别甚至因此内部先吵了起来,但是不管是哪种原因,就是没人把朱由崧当好人来看待。
弘光皇帝朱由崧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朱由崧因此心情郁闷,内心煎熬,不得不开始饮酒来缓解焦虑。
但是朱由崧的这种做法,很快又传到了市井之上。
市井传闻又变成了弘光皇帝流连声色犬马,甚至出现“一夜御女二十人”这种极端夸张的说法。
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,竟然被士绅们如此编排,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,南京的政治已经乱到了何种地步。
(本章完)